建築設計知識資料:建築結構有哪些分類?
發布日期:2015-12-08 17:41:42 作者:admin 點擊:322
(一)按所用材料分類:
1.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其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應用最為廣泛。其主要有點事強度高、整體性好、耐久性與耐火性好、易於就地取材、具有良好的可模型等。主要缺點是自重大、抗裂性差、施工環節多、工期長等。
2.砌體結構:砌體結構是由塊材和砂漿等膠結材料砌築而成的結構,包括磚砌體結構、石砌體結構和砌塊砌體結構,廣泛應用於多層名用建築。其主要有點事易於就地取材、耐久性與耐火性好、施工簡單、造價低。主要缺點是強度(尤其是抗拉強度)低、整體性差、結構自重大、工人勞動強度高等。
3.鋼結構鋼結構是由鋼板、型鋼等鋼材通過有效的鏈接方式所形成的結構,廣泛應用於工業建築及高層建築結構中。隨著我國經濟建築的迅速發展,鋼產量的大幅度增加,鋼結構的應用領域有了較大的擴展。可以預計,鋼結構在我國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鋼結構與其他結構形式相比,其主要有點是強度高、結構自重輕、材質均勻,可靠性好、施工簡單、工期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主要缺點是易腐蝕、耐火性差、工程造價和維護費用較高。
4.木結構木結構是指全部或大部分用木材料之所的結構。由於木材生長受自然條件的限製,砍伐木材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以及易燃、易腐、結構變形大等因素,目前已較少采用,本書對木結構將不再敘述。
(二)按承重結構類型分類:
1.磚混結構磚混結構是指由砌體和鋼筋混凝土材料製成的構件所組成的結構。通常,房屋的樓(屋)蓋由鋼筋混凝土的梁、板組成,豎向承重構件采用砌體材料,她主要用於層數不多的住宅、宿舍、辦公樓、旅館等民用建築。
2.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為主要構件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目前我國框架結構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建造。框架結構具有建築平麵布置靈活,與磚混結構相比具有較高的承載力、較好的延性和整體性、抗震性能較好等優點,因此在工業與民用建築中獲得了廣泛應用。但框架結構仍屬柔性結構,側向剛度較小,其合理建造高度一般為30m左右。
3.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激勵強結構是指在框架結構內縱橫方向適當位置的柱與柱之間,布置厚度不小於160mm的鋼筋混凝土牆體,由框架和剪力牆共同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這種結構體係結合了框架和剪力牆各自的優點,目前廣泛使用於20層左右的高層建築中。
4.剪力牆結構剪力牆結構是指房屋的內、外牆都做成實體的鋼筋混凝土牆體,利用牆體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這種結構體係的牆體較多,側向剛度大,可建造比較高的建築物,目前廣泛使用於住宅、旅館等小開間的高層建築中。
5.筒體結構筒體結構是指由單個或多個筒體組成的空間結構體係,其受力特點與一個固定於基礎上的筒形懸臂構件相似。一般可將剪力牆或密柱深梁式的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內部或外圍形成空間封閉的筒體,使整個結構具有相當大的抗側剛度和承載能力。根據筒體不同的組成方式,筒體結構可分為框架筒體、筒中筒、組合筒三種結構形式。
6.排架結構排架結構是指由屋架(或屋麵梁)、柱和基礎組成,且柱與屋架鉸接,與基礎剛接的結構。多采用裝配式體係,可以用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建造,廣泛用於單層工業廠房建築。此外,按承重結構的類型還可分為深梁結構、拱結構、網架結構、鋼索結構、空間薄殼結構等,本書不再一一敘述。
(三)其他分類方法:
(1)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建築結構(如住宅、公共建築、工業建築等);特種結構(如煙囪、水塔、水池、筒倉、擋土牆等);地下結構(隧道、涵洞、人防工事、地下建築等)。
(2)按外形特點可以分為單層結構、多層結構、大跨度結構、高聳結構等。
(3)按施工犯法可以非為現澆結構、裝配式結構、裝配整體式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